80年代以来逐步成长起来的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北京中关村经济,已成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先行者。
世纪之交,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应该如何发展,尤其是在加入WTO的形势下应该如何应对;能否使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体制、政策、环境和企业经营机制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要求,关系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途和能否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国际竞争中取得“一席之地”。
为此,北京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,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——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(第一阶段);并进而在1999年底完成了第二阶段研究,集中探讨了中关村经济面向21世纪的发展问题。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面向21世纪的中关村经济》一书,汇集了这两个阶段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。其中的许多阶段性成果已经被吸收到建设中关村园区的实践中。全书包括八部分:
一、中关村经济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。二、中关村智力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体系。三、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。四、完善发展中关村经济的宏观环境。五、中关村经济中的风险投资机制。六、企业的孵化机制。七、中关村企业的产权制度与企业组织。八、中关村企业的运行机制。
全书提出了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发展思路:
就我国现阶段的整体发展水平而言,尚处于工业社会的中期发展阶段,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,使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“双重二元结构叠加”的复杂局面。面对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,智力资源高度密集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的中关村经济,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,它将成为支撑北京作为全国知识经济中心的基础。
分析中关村经济中高新技术产业的状况,应尽快改变集成型产业和模仿性创新为主体、核心技术创新严重不足、技术创新体系结构不合理的问题;形成以创新型产业为主导、集成型产业与创新型产业同步发展;强化非模仿性创新与核心技术创新的机制;建立企业以非核心技术创新为主,并与国家重点资助的核心技术创新,大学、科研院所合作的有应用前景的基础性研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。
比较中关村科技园区与“硅谷”、“新竹”的不同,政府应进一步增强对中关村经济发展的体制、政策、环境的供给力度,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发挥政府作用的方式和机制,这对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,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,是非常重要的。它显然不能简单地模仿“硅谷”的成长机制和政府“无为而治”的作用模式。
从适应创新需要的角度看,创新人才、风险资本和创新环境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,而其中的创新环境是最重要的。但就一般而言,适合创新人才的生活环境比较容易模拟,而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,在发展中国家却不容易全面模拟,只可能在局部范围有限地模拟。原因在于其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过高。因此,在发展中关村经济的思路上,一方面应注重适应创新人才的发展环境的模拟,另一方面要将这种环境的模拟程度,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范围内达到最大化。
在中关村经济上述发展思路的基础上,全书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人力资源与创新系统的整合,管理制度与宏观环境的构建,风险投资机制与企业孵化机制的塑造,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制度、组织形式、运行机制的改善等问题,进行了深入探讨。